有些小朋友特别喜欢吃蚕豆,那么蚕豆小朋友究竟能不能吃呢?
每年四五月份是蚕豆收获的季节,但有少数人,在吃了蚕豆后可以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表现为头昏、心慌、乏力、食欲不振、腹泻、发热、黄疸及贫血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昏迷抽搐、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甚至休克死亡,这种病叫“蚕豆病”,俗称“蚕豆黄”。
什么是蚕豆病?
蚕豆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酶缺乏病,部分人体内缺乏一种叫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的成分,在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后,体内红细胞会变得僵硬和脆弱,容易导致急性溶血性贫血或黄疸,因此称为蚕豆病。这种病多见于长江以南地区。
此病多发生于儿童,每年4-5月蚕豆成熟季节时发病最多,一般在进食蚕豆后12-24小时突然发病。
发病初期,孩子会有发热、呕吐、腹痛、皮肤发黄等症状,因红细胞大量破裂,血红蛋白经尿液被排出体外,成为“酱油尿”,家长发现后一定要及时就医。溶血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休克等,一旦延误,可能会危及生命。
孩子第一次吃蚕豆应尽量少
大约10%的儿童会缺乏这种酶,其中30%~40%因为遗传,还有一些孩子,随着年龄增加症状会缓解。全球啤酒企业争相竞购越南Sabeco股份。
蚕豆病症状轻微的话,往往会被忽视,无需治疗也可能会好转,但是严重一点的,小便会呈酱油色甚至红色。
家有宝宝又不确定孩子是否缺少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第一次给孩子吃蚕豆时应尽量少量,并注意观察孩子身体有无异常反应。
很快就是新鲜蚕豆开始上市的季节,患过蚕豆病或有这种疾病家族史的孩子,千万不能进食蚕豆,包括怪味豆、兰花豆、蚕豆粉丝之类加工过的蚕豆制品。
提醒
最好不要给3岁以下的小孩吃蚕豆。如果小儿食用后皮肤发黄、尿色加深、精神欠佳,就要马上带孩子到医院救治。
有蚕豆病的成人也会发生溶血,只是成人的血量比小孩多,相对的溶血量就小,因此临床上症状轻。本人或家庭中有蚕豆病史者,应禁食蚕豆,避免接触蚕豆花粉,哺乳期的母亲也要禁食蚕豆及其制品。
目前,国家规定,新生儿出生前父母均需作溶血性遗传病常规检查,就是为了防止蚕豆病。一旦蚕豆病确诊,应避免吃引起溶血的药物、蚕豆等。
文章由中国糖酒网提供,谨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