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午,由中国食品协会白酒专业会及江南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传统白酒与健康学术研讨会”在无锡召开,本次会议上,江南大学徐岩教授与到场嘉宾共同分享了江南大学对中国传统白酒活性物质分析的最新研究。这是国内次比较系统地初步揭示了中国传统固态发酵白酒的微量成分的种类与含量。
徐教授认为,中国传统白酒的健康因子不亚于西方的蒸馏酒。蒸馏酒只有发酵、蒸馏两道工序,产出的是食用酒精,成品酒必须添加香精和糖精而生甜生香。而中国白酒有一道制曲工艺,并在发酵的过程中自然生甜生香。
记者还从会上获悉,的健康因子不但不亚于西方的蒸馏酒,还强于被世人所公认的葡萄酒。
本次会议上专家认为,中国传统纯粮固态发酵白酒中的萜烯类和吡嗪类化合物含量远远高于葡萄酒。原因是中国传统白酒是采用多菌系自然堆积固态方式制曲、多维微生物固态发酵酿造和高温蒸馏工艺,而葡萄酒为酿造酒,更多的风味物质来自于葡萄原料和后期的橡木桶陈酿。